Search


7月1日對臺灣最重要的國際新聞,除了香港的遊行外,就是日本政府宣布對於憲法的新解釋,並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7月1日對臺灣最重要的國際新聞,除了香港的遊行外,就是日本政府宣布對於憲法的新解釋,並解禁「集體自衛權」。根據這項新解釋,日本可以更為積極地運用軍事武力,而不是只有被動地防衛。

在東京,有許多人走上了街頭,聚集在首相官邸前,抗議這項改變。他們認為,安倍晉三領導下的內閣,會把日本再一次推向戰爭。日本周邊的國家,特別是中韓兩國,當然也對此高聲批評。

這項問題的成因,可以一直追溯到六十多年前,二次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。當時在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的主導下,日本通過了這部和平憲法,永久放棄了戰爭發動權。

不過,時局的變化似乎遠超過所有人的想像。二次大戰期間,美國人將日本視為世界上最邪惡的國家之一;戰爭結束後沒多久,日本卻成為了美國在東亞的最佳盟友。

為什麼會這樣子?說起來,還跟當時的中國國民黨有直接的關係。

這是一個關於日本與美國的故事,也是一個關於中國、韓國、臺灣與沖繩的故事。

http://histopolitan.blogspot.com/2013/10/9.html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